scp和rsync 均可實現(xiàn)文件的復制,但相比較,scp占用系統(tǒng)資源較小,rsync速度較快。當小文件眾多時,rsync會導致硬盤I/O非常高,而scp基本不影響系統(tǒng)正常使用??筛鶕枰@倆選其一實現(xiàn)文件復制。
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是專業(yè)的洪澤網站建設公司,洪澤接單;提供做網站、網站制作,網頁設計,網站設計,建網站,PHP網站建設等專業(yè)做網站服務;采用PHP框架,可快速的進行洪澤網站開發(fā)網頁制作和功能擴展;專業(yè)做搜索引擎喜愛的網站,專業(yè)的做網站團隊,希望更多企業(yè)前來合作!
scp 是secure copy的縮寫,scp是Linux系統(tǒng)下基于ssh登錄進行安全的遠程文件拷貝命令。
可以實現(xiàn)本地文件復制到遠程服務器,也可以將遠程文件復制到本地。
rsync 是remote sync的縮寫。使用rsync備份數據時,不會直接覆蓋以前的數據(如果數據已經存在),而是先判斷已存在的數據和新數據的差異(默認規(guī)則是文件大小或修改時間有差異),只有數據不相同時才會把不相同的部分覆蓋。在僅作增量數據的copy時比scp靈活。
一般CentOS默認安裝rsync,若使用 rsync -v 提示找不到命令,可使用 yum install -y rsync 安裝。
單個冒號和雙冒號的區(qū)別 :使用rsync在遠程傳輸數據前,是需要進行登陸認證的,這個過程可使用ssh協(xié)議也可以使用rsync協(xié)議完成。單冒號(:)使用的是ssh協(xié)議;雙冒號(::)使用的是rsync協(xié)議。
默認情況下,rsync只確保源文件的所有內容(明確排除的文件除外)都復制到目標目錄。它不會使兩個目錄保持不同,并且不會刪除文件。如果要使目標目錄成為源目錄的鏡像副本,則使用--delete選項??蓜h除只存在目標目錄,不存在于源目錄的文件。
增量備份算是一個經常使用的場景了。兩臺服務器之間進行文件定期備份,無需所有文件都copy一遍,僅復制有變動的文件。
具體做法是,第一次同步是全量備份,所有文件在基準目錄里面同步一份。以后每一次同步都是增量備份,只同步源目錄與基準目錄之間有變動的部分,將這部分保存在一個新的目標目錄。這個新的目標目錄之中,也是包含所有文件,但實際上,只有那些變動過的文件是存在于該目錄,其他沒有變動的文件都是指向基準目錄文件的硬鏈接。
--link-dest 參數用來指定同步時的基準目錄。
上面命令中, --link-dest 參數指定基準目錄 /compare/path ,然后源目錄 /source/path 跟基準目錄進行比較,找出變動的文件,將它們拷貝到目標目錄 /target/path 。那些沒變動的文件則會生成硬鏈接。這個命令的第一次備份時是全量備份,后面就都是增量備份了。
一般服務器之間復制文件都比較大,為防止誤操作,最好在后臺運行。但因為需要和遠程服務器之間的ssh通訊多是需要密碼的,所以不能直接使用nohup 放置于后臺。無論是scp還是rsync都可操作如下:
后臺和前臺任務的切換
scp不支持斷點續(xù)傳,掛起scp進程可能導致數據缺失。傾向于使用rsync。
如果有其他任務需要使用nohup后臺運行,但執(zhí)行時卻忘記了使用nohup,也可參照此方法進行設置。
參考:1. Linux之scp命令及后臺運行scp
1.Linux系統(tǒng)需要備份的數據
/root/目錄:
/home/目錄:
/var/spool/mail/目錄:
/etc/目錄:
其他目錄:
數據備份的原則: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
2.安裝服務的數據
apache需要備份的數據
配置文件
網頁主目錄
日志文件
mysql需要備份的數據
源碼包安裝的mysql:/usr/local/mysqld/data/
RPM包安裝的mysql:/var/lib/mysql/
3.備份策略
完全備份: 完全備份就是指把所有需要備份的數據全部備份,當然完全備份可以備份整塊硬盤,整個分區(qū)或某個具體的記錄(需要更大的硬盤空間和時間)
增量備份: 第一天完全備份,第二天備份當天新增數據,第三天備份當天數據,即每次都是備份新增數據,每次備份后數據要進行壓縮(需要較小的硬盤空間恢復麻煩)
差異備份: 第一天完全備份,第二天備份當天新增數據,第三天備份相比原始備份新增數據,即每次都是備份與原始數據相比的新增數據(比完全備份需要的空間小一點,比增量備份恢復容易一點)
1.dump命令
dump [選項] 備份之后的文件名 原文件或目錄
選項
-level? ? ? ? ? ? ? ? ? ? 就是我們說的0-9十個備份級別
-f 文件名? ? ? ? ? ? ? 指定備份之后的文件名
-u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備份成功之后,把備份時間記錄在/etc/dumpdates文件
-v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顯示備份過程中更多的輸出信息
-j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調用bzib庫壓縮備份文件,其實就是把備份文件壓縮為.bz2格式
-W? ? ? ? ? ? ? ? ? ? ? ? 顯示允許被dump的分區(qū)的備份等級及備份時間
備份分區(qū)實例
dump -0uj -f /root/boot.bak.bz2 /boot/? ? ? ? 備份命令,先執(zhí)行一次完全備份,并壓縮和更新備份時間
cat /etc/dumpdates? ? ? ? ? ? ? ? 查看備份時間文件
cp install.log /boot/? ? ? ? ? ? ? ? 復制日志文件到boot分區(qū)
dump -luj -f /root/boot.bak1.bz2? ? ? ? ? ? ? 增量備份/boot分區(qū),并壓縮
dump -W? ? ? ? ? ? ? ? ? 查詢分區(qū)的備份時間及備份級別的
備份文件或目錄實例
dump -0j /root/etc.dump.bz2 /etc/? ? ? ? 完全備份/etc/目錄,只能使用0級別進行完全備份,而不再支持增量備份
注意: dump只能針對分區(qū)做增量備份,對文件或目錄不能進行增量備份
2.restore命令
restore [模式選項] [選項]
模式選項:restore命令常用的模式有一下四種,這四個模式不能混用
-C? ? ? ? ? ? 比較備份數據和實際數據的變化
-i? ? ? ? ? ?? 進入交互模式,手工選擇需要恢復的文件
-t? ? ? ? ? ?? 查看模式,用于查看備份文件中擁有哪些數據
-r? ? ? ? ? ?? 還原模式,用于數據還原
選項
-f? ? ? ? ? ? 指定備份文件的文件名
比較備份數據和實際數據的變化
mv /boot/vmlinuz-2.3.32--279.el6.i686 /boot/vmlinuz-2.6.32-279.el6.i686.bak
把boot目錄中內核鏡像文件改個名字
restore -C -f /root/boot.bak.bz2
restore發(fā)現(xiàn)內核鏡像文件丟失
查看模式
restore -t -f boot.bak.bz2
還原模式
還原boot.bak.bz2分區(qū)備份
mkdir boot.test
cd boot.test/
先還原完全備份的數據
restore -r -f /root/boot.bak.bz2
再恢復增量備份的數據
restore -r -f /root/boot.bak1.bz2
還原/etc/目錄的備份etc.dump.bz2
restore -r -f etc.dump.bz2
還原etc.dump.bz2備份
1、查看實例上的數據盤信息。
運行以下命令:
運行結果如下所示。
依次運行以下命令,創(chuàng)建一個分區(qū)。
運行以下命令分區(qū)數據盤。
輸入 p 查看數據盤的分區(qū)情況。
本示例中,數據盤沒有分區(qū)。
輸入 n 創(chuàng)建一個新分區(qū)。
輸入 p 選擇分區(qū)類型為主分區(qū)。
說明 ?創(chuàng)建一個單分區(qū)數據盤可以只創(chuàng)建主分區(qū)。如果要創(chuàng)建四個以上分區(qū),您應該至少選擇一次e(extended),創(chuàng)建至少一個擴展分區(qū)。
輸入分區(qū)編號,按 回車鍵 。
本示例中,僅創(chuàng)建一個分區(qū),直接按 回車鍵 ,采用默認值 1 。
輸入第一個可用的扇區(qū)編號,按 回車鍵 。
本示例中,直接按回車鍵,采用 默認值2048 。
輸入最后一個扇區(qū)編號,按 回車鍵 。注:也可用?? +size{K,M,G}? 確定分區(qū)大小
本示例中,僅創(chuàng)建一個分區(qū),直接按 回車鍵 ,采用 默認值 。
輸入 p 查看該數據盤的規(guī)劃分區(qū)情況。
輸入 w 開始分區(qū),并在完成分區(qū)后退出。
運行結果如下所示。
查看新分區(qū)信息。
運行以下命令:
運行結果如下所示,如果出現(xiàn) /dev/vdb1 的相關信息,表示新分區(qū)已創(chuàng)建完成。
步驟二:為分區(qū)創(chuàng)建文件系統(tǒng)
在新分區(qū)上創(chuàng)建一個文件系統(tǒng)。根據您的需求運行以下任一命令,創(chuàng)建文件系統(tǒng)。
創(chuàng)建一個 ext4 文件系統(tǒng),運行以下命令。
創(chuàng)建一個xfs文件系統(tǒng),運行以下命令。
本示例中,創(chuàng)建一個ext4文件系統(tǒng)。
步驟三:配置/etc/fstab文件并掛載分區(qū)
在/etc/fstab中寫入新分區(qū)信息,啟動開機自動掛載分區(qū)。
注意 ?由于釋放云盤等操作可能會導致其他云盤的設備名變動,建議您在/etc/fstab中使用全局唯一標識符UUID來引用新分區(qū)。
備份etc/fstab文件。
運行以下命令:
在/etc/fstab里寫入新分區(qū)信息。
root用戶可以運行以下命令直接修改/etc/fstab文件。
說明
Ubuntu 12.04系統(tǒng)不支持barrier,您需要運行
命令。
如果要把數據盤單獨掛載到某個文件夾,例如單獨用來存放網頁,則將命令中/mnt替換成所需的掛載點路徑。
普通用戶可以手動修改/etc/fstab文件。
運行以下命令查看新分區(qū)的UUID。
運行結果如下所示。
運行以下命令編輯/etc/fstab文件。
輸入i進入編輯模式。
在/etc/fstab文件中寫入新分區(qū)信息,UUID值請修改為前面步驟中的查詢結果。
按Esc鍵,輸入:wq,按回車鍵保存并退出。
查看/etc/fstab中的新分區(qū)信息。
運行以下命令:
運行結果如下所示。
掛載分區(qū)。
運行以下命令:
檢查掛載結果。
運行以下命令:
運行結果如下所示,如果出現(xiàn)新建文件系統(tǒng)的信息,表示文件系統(tǒng)掛載成功。
網站名稱:linux磁盤備份的命令 linux系統(tǒng)備份命令
標題來源:http://www.rwnh.cn/article18/hicggp.html
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,為您提供小程序開發(fā)、自適應網站、全網營銷推廣、App開發(fā)、Google、ChatGPT
聲明:本網站發(fā)布的內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用戶投稿、用戶轉載內容為主,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如需處理請聯(lián)系客服。電話:028-86922220;郵箱:631063699@qq.com。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: 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