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時候我們經(jīng)過使用有緩沖channel作為通信控制的功能,以至有一些誤解和坑出現(xiàn)。
成都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公司是少有的網(wǎng)站設計、網(wǎng)站制作、營銷型企業(yè)網(wǎng)站、小程序開發(fā)、手機APP,開發(fā)、制作、設計、買鏈接、推廣優(yōu)化一站式服務網(wǎng)絡公司,自2013年起,堅持透明化,價格低,無套路經(jīng)營理念。讓網(wǎng)頁驚喜每一位訪客多年來深受用戶好評
執(zhí)行下面代碼。
package mainimport ( "time" "math/rand")func main(){ cache:=make(chan int,4) go func() { for i:=0;i< 10;i++ { cache<-i } }() go getCache(cache) go getCache(cache) go getCache(cache) time.Sleep(3*time.Second) }func getCache(cache <-chan int) { for { select { case i:=<-cache: println(i) time.Sleep(time.Duration(rand.Int31n(100))*time.Millisecond) } } }
多執(zhí)行幾次看看結(jié)果,并不是每一次都是可以順序輸出的,有緩存channel是亂序的。因為這里讓一些同學誤解了,我在此多解釋一下。
針對通道的發(fā)送和接收操作都是可能造成相關的goroutine阻塞。試想一下,有多個goroutine向同一個channel發(fā)送數(shù)據(jù)而被阻塞,如果還channel有多余的緩存空間時候,最早被阻塞的goroutine會最先被喚醒。也就是說,這里的喚醒順序與發(fā)送操作的開始順序是一致的,對接收操作而言亦為如此。無論是發(fā)送還是接收操作,運行時系統(tǒng)每次只會喚醒一個goroutine。 而這里的亂序是指,如果像使用channel緩存中多個goroutine實現(xiàn)順序是正確的,因為每一個goroutine搶到處理器的時間點不一致,所以不能保證順序。
如下代碼。
package mainimport ( "fmt" "sync" "time")var wg = sync.WaitGroup{}func main() { wg.Add(2) bf := make(chan string, 64) go insert(bf) go get(bf) wg.Wait() }func insert(bf chan string) { str := "CockroachDB 的技術選型比較激進,比如依賴了 HLC 來做事務的時間戳。但是在 Spanner 的事務模型的 Commit Wait 階段等待時間的選擇,CockroachDB 并沒有辦法做到 10ms 內(nèi)的延遲;CockroachDB 的 Commit Wait 需要用戶自己指定,但是誰能拍胸脯說 NTP 的時鐘誤差在多少毫秒內(nèi)?我個人認為在處理跨洲際機房時鐘同步的問題上,基本只有硬件時鐘一種辦法。HLC 是沒辦法解決的。另外 Cockroach 采用了 gossip 來同步節(jié)點信息,當集群變得比較大的時候,gossip 心跳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開銷。當然 CockroachDB 的這些技術選擇帶來的優(yōu)勢就是非常好的易用性,所有邏輯都在一個 binary 中,開箱即用,這個是非常大的優(yōu)點。" for i := 0; i < 10000000; i++ { bf <- fmt.Sprintf("%s%d", str, i) } wg.Done() }func sprint(s string) { time.Sleep(1000 * time.Millisecond) }func get(bf chan string) { for { go func() { select { case str := <-bf: sprint(str) case <-time.After(3 * time.Second): wg.Done() } }() } }
很多同學乍一看以為定義了
bf := make(chan string, 64)
就是說該程序的并發(fā)度控制在了64,執(zhí)行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內(nèi)存一直在增長。 因為get()函數(shù)中啟動的goroutine會越來越多,因為get()每讀取一個數(shù)據(jù),insert()就會往channel插入一條數(shù)據(jù),此時并發(fā)度就不是64了。 需要修改為:
package mainimport ( "fmt" "sync" "time")var wg = sync.WaitGroup{}func main() { wg.Add(2) bf := make(chan string, 64) go insert(bf) //go get(bf) for i:=0;i<64;i++ { go get1(bf) } wg.Wait() }func insert(bf chan string) { str := "CockroachDB 的技術選型比較激進,比如依賴了 HLC 來做事務的時間戳。但是在 Spanner 的事務模型的 Commit Wait 階段等待時間的選擇,CockroachDB 并沒有辦法做到 10ms 內(nèi)的延遲;CockroachDB 的 Commit Wait 需要用戶自己指定,但是誰能拍胸脯說 NTP 的時鐘誤差在多少毫秒內(nèi)?我個人認為在處理跨洲際機房時鐘同步的問題上,基本只有硬件時鐘一種辦法。HLC 是沒辦法解決的。另外 Cockroach 采用了 gossip 來同步節(jié)點信息,當集群變得比較大的時候,gossip 心跳會是一個非常大的開銷。當然 CockroachDB 的這些技術選擇帶來的優(yōu)勢就是非常好的易用性,所有邏輯都在一個 binary 中,開箱即用,這個是非常大的優(yōu)點。" for i := 0; i < 10000000; i++ { bf <- fmt.Sprintf("%s%d", str, i) } wg.Done() }func sprint(s string) { time.Sleep(1000 * time.Millisecond) }func get1(bf chan string) { for { select { case str := <-bf: sprint(str) case <-time.After(3 * time.Second): wg.Done() } } }
標題名稱:使用golang的channel的坑
標題來源:http://www.rwnh.cn/article18/gpodgp.html
成都網(wǎng)站建設公司_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,為您提供商城網(wǎng)站、服務器托管、網(wǎng)站制作、全網(wǎng)營銷推廣、App設計、定制網(wǎng)站
聲明:本網(wǎng)站發(fā)布的內(nèi)容(圖片、視頻和文字)以用戶投稿、用戶轉(zhuǎn)載內(nèi)容為主,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。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立場,如需處理請聯(lián)系客服。電話:028-86922220;郵箱:631063699@qq.com。內(nèi)容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轉(zhuǎn)載,或轉(zhuǎn)載時需注明來源: 創(chuàng)新互聯(lián)